移动端钓鱼攻击

今天,在微博上看了一篇《微信和淘宝到底是谁封谁》的文章,我觉得文章中逻辑错乱,所以,我发了一篇关于这篇文章逻辑问题的长微博。后面,我被原博 主冷嘲热讽了一番,说是什么鸡汤啊,什么我与某某之流的人在一起混淆视听啊,等等。并且也有一些网友找我讨论一下相关的钓鱼式攻击的技术问题。所以,我想 写下这篇纯技术文章,因为我对那些商业利益上的东西不关心,所以,只谈技术,这样最简单。

首先说明一下,我个人不是一个安全专家,也不是一个移动开发专家,按道理来说,这篇文章不应该我来写,但是我就试一试,请原谅我的无知,也期待抛砖引玉了,希望安全的同学斧正。

关于钓鱼式攻击,其实是通过一种社会工程学的方式来愚弄用户的攻击式,攻击者通常会模仿一个用户信任的网站来偷取用户的机密信息,比如用户密码或是 信用卡。一般来说,攻击者会通过邮件和实时通信工具完成,给被攻击者发送一个高仿的网站,然后让用户看不出来与正统网站的差别,然后收集用户的机密数据。

移动端钓鱼攻击点分析

因为钓鱼式攻击并不新鲜,所以我这里只讲移动方面的。

在移动端,这个事情会更容易干,因为移动端有如下特点:

下面我们来分析下移动端的用户操作,我们重点关注用户控制权的切换过程(因为这是攻击点)

在移动设备上,基本上来说,用户的控制切换有四种:

基本上来说,黑客的攻击从来都是找这样的转换环节来做文章的,并且需要一个用户非常熟悉的场景(这样用户才会放松警惕)。

通过观察移动APP的特性,我们可以知道,当用户控制切换时,有下面的这些特性:

那么用户在移动APP上经常做的事是什么?

所以,一个好的钓鱼式攻击一定会从这些地方入手,然后高仿UI以及交互流程,这个交互流程和用户日常操作的完全一样,让用户无法察觉。任何方式的钓鱼攻击简单来说,会有两种:

攻击方式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攻击方式:

怎么防范钓鱼式攻击

首先,我们要知道,钓鱼式攻击是一件非常难搞的事。要搞定这个事,一般来说需要四个方面:立法层面、用户培训层面、宣传层面、与技术保全措施层面。

关于微信和淘宝

微信和淘宝到底是谁先屏蔽谁我并不关心,这里面的商业利益我也不关心,微信是不是支持卖东西我也不关心。我关心的是寒冬文章中所说的微信上有淘宝钓鱼的安全问题。

从技术上来说,我觉得要微信和淘宝一起干这事,单方都不行,需要两边的安全专家一起讨论(如果需要,我可以帮你们约)。我这里给一个可能很不成熟的方案,算是抛砖引玉(我不考虑你们之间的商业竞争,我只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客户第一):

我觉得,从业务上来说,淘宝可以在微信上有一个官方的商城。而淘宝的商家,需要取得微信的认证后入住,才能分享相关的商品或店家链接,对此,商家入住,我觉得可通过微信的服务账号与淘宝的商家后台集成可以做到。

然后,商家也好,买家也好,他们分享商品只能通过微信官方的商城或是商家的服务账号分享出去,而分享出去的商品信息可以是一个比较 unique的形式(比如有一个不能伪造的官方认证的标签),而用户的支付可以通过内置的微信支付也可以通过内置的支付宝(通过唤起App并不是一个好的 方式,还是应该你们在服务端进行相互的通信)。

然后微信和淘宝双方通过宣传手段告诉全社会,微信里的商品什么才是正规的,才不是钓鱼的,并给教育用户更为安全地使用手机。

P.S. 我虽然这么说,但从我个人来说,我非常理解微信为了让用户有很好的体验而不让微信成为一个四处都是营销商品的地方。所以,我从个人来说,希望微信不要成为 一个商家的营销地。另外,我也知道阿里对移动端的看重,所以,上述的方案虽然对用户体验和安全都比较好,但是从目前商业利益的情况看来基本无法实现。不过 我这里也只是抛砖引玉了。

面对安全和用户这两个事,你们两个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应该带头做好榜样,你们都是不缺钱的公司,应该更多的承担起社会的责任, 真正为用户做点什么,而不是整天想着流量入口,互相屏蔽,互相指责,想着自己能有多少用户,这TMD太LOW了,和你们的地位完全不符。所以,从站在用户 的角度上来说,我希望微信和淘宝都能站在用户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一起合作来真正的为用户更好的服务。


摘自: 酷 壳 – CoolShell.cn

logo 闫嵩达 | yansongda

© 2025 yansongda

鄂ICP备12009370号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3545号

GitHub